今天魔幻网小编整理了【艺考】艺考改革后,各大艺术类院校都有什么变化?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四川传媒属于几本大学
四川传媒学院是一所艺术类院校,招生批次跨度很大,在艺术类本科提前批、艺术类本科一批、艺术类本科二批、本科三批提前批等都有招生批次,而且在非艺术类专业也会进行招生。因此,大家在判断一所学校是几本时,要看该校在全国大部分省市是第几批次录取。
扩展资料:
四川传媒学院尽管建校时间不长,从1997年建校至今有20余年历史,但是学校本省及全国排名却较靠前,它是一所比较不错的民办艺术类大学。
从往年招生数据看,四川传媒学院在河南是艺术A段招生,在湖南音乐与美术专业是本科二批招生,在云南艺术类属于三本招生,在甘肃艺术类属于本科二批招生等等。由此可见,四川传媒学院各省招生批次是不同的。
另外,四川传媒学院每年在各省的招生批次也会发生变化。从主观上讲,学校可能在招生计划分配以及录取批次上做出细微调整;从客观上讲,高考改革引起各省本科录取批次合并,也会导致四川传媒学院在各省录取批次发生变化。
魔幻网
四川传媒学院每年各省招生录取批次都会略有调整,具体应以填报志愿时的录取批次为准。四川传媒学院是一所民办艺术类大学,主要在二本批次招生,也有人认为它是三本院校。学校播音与主持艺术、编导、艺术设计等专业较有优势。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四川传媒学院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艺考】艺考改革后,各大艺术类院校都有什么变化?
2019年是艺考改革元年,教育部发布艺术类改革方案,各大艺术类院校在2019年的招生考试中,均进行了相应的招生改革。
各艺术类院校2020年招生简章正在陆续发布,小查为你盘点了【2019年各大艺术类院校】招生都有哪些改革,通过去年的相关变化,你可以大致预测今年的招生情况~
中国传媒大学
变化1:所有考生必须参加文化素养基础测试
自2019年起,凡参加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类本科专业招生考试的考生,无论报考何种专业,均须在初试环节参加由学校统一组织的文化素养基础测试。
变化2:复试统一在北京举行,京外不设置考点
从2019年起,复试只设置北京一个考点,即中国传媒大学考点,初试合格的考生统一集中到北京考点参加复试,在京外不再设置专业复试考点。
变化3:初试科目增加“文史哲”类别
自2019年起,初试在原有语数英考试类别的基础上,增加文史哲考试类别,考生可自主选择其中一种类别参加考试。
【中国传媒大学明年艺考已取消语数英科目,仅设置文史哲科目】
变化4:新增4个专业方向,招生人数增加
2019年计划招生总人数793人,较去年增加90人。其中,艺术类专业及方向总数从去年的19个增加到今年的23个。
新增的专业方向包括:
环境设计专业(光影空间艺术方向)和
摄影专业;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分设“数字影像与网络视频”、“网络与智能媒体设计”两个专业方向;
音乐学专业分设“
音乐传播”、“音乐编辑”两个专业方向。
变化5:为专业能力特别突出的考生开设“绿色通道”
对于报考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等8个专业(含方向)的考生,在自愿前提下,可在2018年12月20日至2019年1月1日期间按要求提交作品。学校将组织专家团队对作品进行评级,不同等级的考生在考试标准方面都有不同的规定。
变化6:针对专业不同设置三种录取原则
今年中国传媒大学设置了三种录取原则:按专业排名录取;按综合排名录取;按文化比值排名录取。
中央戏剧学院
变化一:招生专业变化
1、戏剧管理系新设立
艺术管理(剧院管理)专业,2019年首届招生,计划招收20人。首届剧院管理班系中央
戏剧学院与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联合招生、共同培养,学生毕业时采取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的原则。艺术管理专业(剧院管理方向)本科专业考试为两试:初试为命题演讲及面试;复试为文艺常识及剧院知识(笔试)。
2、戏剧管理系
戏剧影视导演(演出制作)专业,由80人缩招至60人。
3、偶剧系偶剧
表演专业今年并未招生,原因是偶剧系于去年建系招生,按照中戏惯例,新专业次年将停止招生进行观察和判断。
变化二:考试内容变化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广播电视节目主持方向)原来初试专业是朗诵和命题播报,今年调整为自备稿件朗诵,原复试科目即兴评述、综合面试变更为现场命题演讲、文史常识问答、特长展示和综合面试四项。
戏剧影视导演专业(
戏剧教育方向)原初试科目命题朗诵(指定稿件朗诵)变更为自备稿件朗诵(寓言或童话)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戏剧学专业原初试科目文学常识变更为文科综合知识考察;
戏剧策划与应用方向原初试科目议论文写作变更为
英语短文写作,同时明确复试面试科目中包含英语阅读测验的考试内容。
变化三:文化课分数线变化
舞台美术系下设的6个招考方向,分数线划定的标准由原来的考生所在省艺术类文化课控制分数线,调整为所在省一批线的75%。
导演系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导演)专业、戏剧管理系戏剧影视导演(演出制作)专业招考方向分数线由原来一本线的80%提高到85%。
变化四:考试形式变化
中央戏剧学院在专业考试中首次增加人脸识别设备,以防出现替考现象。
中央美术学院
变化一:考点仅在北京设望京、燕郊两个考区,不再外省市设置考点。
(影响:校考时间提前,这会使得央美考试时间与春节后校考高分期的部分院校校考时间相撞,这会使得部分没有意向或专业较弱的部分考生主动退出央美的竞争而转向其他校考院校。)
变化二:考试时间上从以往的3月初提前至2月下旬,提前了近半个月的时间
(影响:考点仅在北京设置,外省不再设置考点。部分省严格要求在本省设有考点的院校只得在本省考点参考,使参加完上一场校考的院校的考生完全来不及赶至北京,进行央美的专业考试,或者疲惫赶至,也会仓促应考。)
变化三:正式专业考试的从以往的2天改为6天。分专业类别进行考试。
(影响:专业考试时间分散开,可容许兼报多个专业,给专门只想考央美的考生带来了很多的一些机会,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竞争者。)
北京电影学院
变化一:考试内容变化
1、戏剧影视文学(创意策划):初试由文艺基础知识与综合素质更改为文科综合知识
2、戏剧影视文学(剧作):初试由文艺基础知识与综合素质更改为文科综合知识
3、
电影学(电影评论):取消三试,复试由影视作品分析更改为面试。
4、
广播电视编导:复试由视听创作基础更改为媒体、影视等相关专业知识考察;三试由口试更改为面试A和面试B两种选项(具体考试内容参照下列表格)
变化二:招生人数小幅增加
2019年北京电影学院艺术类本科计划招生520名,各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含华侨、港澳台地区),无分省计划,文理兼招,学制4年。艺术类高职计划招生50名,分省计划,文理兼招,学制2年。最终招生计划数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计划数为准。
今年招生名额小额增幅。较去年相比增加了30人。
解读:
北京电影学院今年最大的变动和中央戏剧学院如出一辙,部分专业初试的考试内容由文艺基础常识更改为文科综合知识考察。所以必须再次强调:文化、文化、文化!理科生也不要觉得不公平,因为无论你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饱读诗书、博览古今、具有
哲学的辩证思维都是高中生的必备素质。
上海戏剧学院
变化一:优化考试环节
2019年本科招生考试大部分专业初试环节,优化了考试科目,以往初试考核三、四项内容,今年优化为两项。
比如,表演系初试
原来是:台词+ 形体+声乐
现在是:台词+ 形体或声乐选一
这样的考试改革,初试中更加突出考察学生基本专业素养,细化复试和三试的考试内容,以便更加充分考察具有专业素养的考生,选拔优秀的,具有艺术培养潜质的学生。今年表演系戏复试考试将分声台形表四个门类分别进行考试,考委将更加专业化,考核更加科学化。
变化二:优化考试环节
1、减少学生候场时间,进一步运用信息化手段,从报名、报到、考区的确认等优化考试流程,。
2、减少学生等候成绩的时间,初试面试类当天晚上12点前,学生们就可以查看自己是否进入复试。
变化三:新增戏剧学专业
2019年新增戏剧学专业,拟招生15人,招收高考文化成绩达到普通类一本线以上的考生(语文单科成绩不低于110分)。本专业注重学生扎实的戏剧影视的理论素养和研究评论能力的锤炼,致力于培养在戏剧院团、报刊杂志、电视台、出版社等单位从事相关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的人才。
此外,另一个要达到普通类一本线以上的专业为艺术管理专业。(这两个专业不进行校考,根据高考文化课考试成绩录取。)
浙江传媒学院
变化1:招生人数变化
2019年总体呈现缩招的形式。具体情况如下:播音与主持艺术(影视配音)由50人缩招至40人,礼仪文化由80人扩招至90人。广播电视编导由140人缩招至130人。
影视摄影与制作(电影摄影与制作)由100人扩招至120人。
录音艺术由80人缩招至75人。
变化2:除表演专业,所有专业必须参加初试文化素质结构性测试
除表演专业外,所有校考专业初试都设置文化素质结构性测试(含语文、数学、英语、自然科学、人文艺术等),
播音与主持艺术、播音与主持艺术(影视配音)、播音与主持艺术(礼仪文化)3个专业初试的文化素质结构性测试为同一份试卷,成绩通用。
广播电视编导和广播电视编导(媒体创意)2个专业初试的文化素质结构性测试为同一份试卷,成绩通用。
影视摄影与制作(电视节目制作)、影视摄影与制作(电视摄像)和摄影3个专业初试的文化素质结构性测试为同一份试卷,成绩通用。
变化3:考试内容变化
1、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三试由命题演讲、指定材料表达改为即兴口语表达、指定材料表达。
2、播音与主持艺术(双语播音)专业由指定材料朗读规定为英语稿件朗读。新闻播报改为
汉语语文新闻播报。即兴表达规定为英语命题演讲。
3、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电视摄像)专业三试由图片分析及故事写作改为命题拍摄脚本创作。
4、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电影摄影与制作)专业复试由抽词语讲故事、图片讲述改为专业素质考察(回答主试教师有关专业素质的问题)及图片讲述。三试由电影场景设计、电影专业素质测试改为故事创作(A:文字创作形式,或B:
绘画创作形式,考生在三试系统报名时提前选定其中一种形式。)
变化4:为专业能力特别突出的考生开设“绿色通道”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及专业方向、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及专业方向、影视摄影与制作各专业方向、录音艺术专业、摄影专业的考生可提交证书,若初试未合格,审核通过后可直接进入复试。(提交内容详见招生简章)
变化5:部分专业取消校考,承认统考成绩
1、音乐舞蹈类本科专业取消校考,所有专业承认统考成绩,每个专业对应的省份有所不同,详细对应情况见招生简章。
2、非浙江考生若报考省级统考已涵盖的专业,须省级统考合格。浙江考生可直接报名参加我校组织的校考。
变化6:专业设置变化
音乐表演专业由音乐表演(西洋乐)拆分为音乐表演(手风琴)等12个专业方向,音乐表演(民乐)专业划分至音乐表演(二胡)等7个专业方向。设计艺术学院新增
跨媒体艺术。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变化一:专业变化
新增专业:
播音与主持艺术(电子竞技解说与主播)
合并专业:
艺术与科技(用户体验分析方向) 、艺术与科技(电子竞技分析方向)、艺术与科技(交互设计与运营方向)合并为艺术与科技(电子竞技策划与运营)
变化二:考点变化
由以前的八个考点改为南京、郑州、哈尔滨、太原、深圳、济南设立六个校考考点。(取消了南昌、北京两个考点)
变化三:考试内容变化
今年南广学院很多专业在考试内容上都发生了变化,例如播音与主持艺术(英播、法播、西播)、电影学(影视制片方向)、电影学(院线管理方向)等多个专业相较于去年都有变化。
由于篇幅限制,我们无法为大家一一汇总
更多院校情况请通过招生简章查看

想询问一些关播音主持报考大学的问题(湖南师范、西南大学、江西师范)…………
湖南师大吧,。。。。湖南师大新闻传播全国排名13!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
传播学院现设
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
广告学与
编辑出版学四个系,拥有新闻学、传播学等硕士点。现有专职教授10人,副教授10余人,有博士学历的教师7人。原湖南省委副书记文选德担任学院名誉院长,另学院还在省内新闻、出版单位聘请湖南广电局局长魏文彬、湖南日报社社长李凌沙、湖南出版集团董事长朱建纲、湖南教育报刊社总编辑胡宏文等三十余名国内外专家担任兼职教授。目前有全日制本科生近800人。学院教学设备先进,图书资料丰富,环境优美。学院被湖南省委宣传部确定为“湖南省新闻人才培训中心”,被湖南省新闻出版局和出版集团确定为“湖南省编辑出版人才培训基地”,担负全省新闻和出版系统的人才培训工作,是新闻和出版人才培养的摇篮。
新闻传播学泰斗方汉奇先生曾经评价说,国内师范大学办新闻学专业最好的是
南京师范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它们与老牌的
南昌大学、
广西大学、
四川大学、
兰州大学新闻学有得一拼,甚至已经超越。部属师范大学北师大、华东师大、华中师大、陕西师大、东北师大与它没得比。它们进入全国新闻传播学的二流末端。排名应该是这样:人大、复旦、传大、武大、华中科大、清华、上大、浙大、南大、暨南、北大、川大、湖师大、南师大、兰大。湖南师大在2000年就有了国务院批准的新闻学硕士点,2003年有了传播学硕士点。名师有蔡骐,研究传媒文化;肖燕雄,研究新闻传播制度;郭光华,研究新闻写作。由田中阳牵头的百年传播与中国现代化研究很有特色,正在进行当中。
湖南师大新闻传播怎么样?看如何比较了。在地方院校中算是佼佼者拉。研究特色鲜明,吸引了国内各地的考生。题目的难易各年不一样,正在降低难度,据说今年的就容易多了。新闻理论与实务、传播与文化、广告学方向是5-6人中取一个,编辑出版学方向是3取1。
1995年--2004年是全国新闻传播教育发展提速的时期,这十年间新闻传播学界的格局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除了人复广武占据前四位的局面没有发生变化以外,其他位次的排列变化很大。这十年间崛起的前十名应当是:
第一名。
清华大学,从九十年代后期以来,清华大力发展文理科,新闻传播学院大量招徕人才,一流高手纷纷加盟。现在的清华新闻传播学院除了人大复旦之外,可以说未必逊于哪家了。
第二名;
华中科技大学:2000年孙旭培的结盟给早就发展势头很好的华科提升了档次。2003年顺利拿下了新闻学的博士点。
第三名:
北京大学:十年以来,北大的新闻传播几乎是从零开始重建,虽然现在比起清华来逊色不少,但是考虑到学校的支持力量大有不同,能做到这样也实在不错了。
第四名:
上海大学:上海大学传播学的兴起几乎是一夜之间的事情,但是现在依托上达强势
社会学建立的传播学科已经基本具备了冲击博士点的能力了。
第五名:
河北大学: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在这么一个地域学校都没有优势可言的地位发展到今天足以冲击博士点的地步实在是异数。
第六名:湖南师范大学:十年前的新闻传播学界谁曾听说过湖南师大的名头?但是现在的湖师的新闻传播在蔡其等高手的主持下,已经稳居华中地区第三的位置了。
第七名:
暨南大学:按说暨南大学并不是后起之秀,但是现在暨南大学兴旺的局面和1999年蔡铭泽接掌门户关系极大。现在的暨大实力雄厚,下一轮博士点的白马之冠。
第八名:
南京大学:如果说2000年以前的南大新闻系还主要是依托南京大学的盛名的话,现在的南大新闻传播学院既然已经拥有了段张潘杜等中年骨干,在沪宁杭和浙大一争第二似乎还稍占上风。
第九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这是一家从零开始的院系,可是现在各大院系它培养的本科生已经渐渐形成了不若与武大广院的气候。老展在其中的开创之功真是怎么评价也不过分的。
第十名:西安的某家高校,之所以不能选定。是因为西安的三大后起之秀--
西北大学,陕西师大,西北政法各有过人之处,一时也难分出高下来。
最近五年就是一下五家新闻院系发展比较缓慢的五年了。
1。
郑州大学---九十年代中期的郑大在项德生的主持之下,势头蒸蒸日上,一度有和武大并驾齐驱之势。
可是随着项德生因病退隐,王洪祥年纪到站。李彬离豫北上,现在的郑大似乎已经无力和河大一争高下了。
2。南昌大学---现在谁还能想到江西大学还是1978年全国仅有的四家可以招收新闻学专业本科的院校之一?
3。兰州大学--兰大九十年代举足轻重的位置随着刘老先生的引退,段京肃的东去,似乎已经稍显暗淡了。
4。
浙江大学--其实浙江大学的新闻传播学院的发展势头一直还差强人意,但是比起浙大整个学校和浙大文科一日千里的气势来,就相形见拙了。黄旦的离去对于浙大而言可能有如桃花岛没有了黄药师,神采登时减半了。
。四川大学---八九十年代的成都是新闻学研究的重镇,不过那时候主力是四川省社科院。九十年代是川大新闻学院的黄金时期,可惜1999年德文新合并使得本来已经独立发展的川大新闻传播被扯回了
中文系巨大的阴影之下。其实按照九十年代川大新闻学院的根基,川大新闻系应该和华科并驾齐驱才像话,可是现在似乎还未必及得上湖南师大,上海大学了
以上就是【艺考】艺考改革后,各大艺术类院校都有什么变化?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魔幻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魔幻网:
www.23magic.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