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有什么关于西藏特色的音乐.介绍下,谢谢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有什么关于西藏特色的音乐.介绍下,谢谢
安多地区,是藏族历史上颇负盛名的佛教后弘期之策源地,这里拥有特殊的宗教地理、奇异的人文景观以及雄厚的宗教基础。尤其格鲁派跃居藏传佛教的统治地位后,安多地区便成了格鲁派的重要道场,寺院林立,形成了以青海的四大佛寺和以甘肃的拉卜楞寺为母寺的寺院网络系统,从而达到了历史的顶峰。歌舞音乐,不仅在民间广为流传,更为宗教寺院所拥有。古朴典雅、庄严肃穆的佛殿音乐“道得尔”和粗犷有力、令人生畏的宗教法舞“羌姆”,不仅以神秘的色彩和独具的形式服务于宗教,而且以特殊的手段继承和发扬了藏民族最古老最原始的文化,传统沿袭到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让世人感知、回味、获益。
在安多地区的众多藏传佛教寺院中,拉卜楞的佛殿音乐最负盛名。它自产生的二百多年来,以优美舒缓的色调、典雅肃穆的旋律、鲜明规整的节奏、深沉淳朴的风格,深受安多地区广大藏蒙人民的喜爱,具有浓郁的宗教风味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它保留着我国古代藏族宗教、民间音乐和清代宫廷部分乐曲的古老风貌,为我们研究安多地区藏族的历史、风俗习惯、语言文学以及音乐艺术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1.佛殿音乐源流
在雪域这块神奇迷离的土地上,源远流长的藏族歌舞音乐,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经过漫长的文明演变,成为举世瞩目的艺术珍品。拉卜楞佛殿间乐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佛殿音乐”,在安多地区俗称“道得尔”(Mdo-dar),乐队则称为“道得尔巴”(Mdo-dar-pa).拉卜楞寺的乐队是寺主嘉木样大师仪仗队的四大组成部分之一包括〔香火队(spos-dar-pa)、伞盖队(vdubs-bzung-pa)、旗队(zhal-dar-pa)、乐队〕。“道得尔”,原指古代藏族民间和王宫以管乐与打击乐相结合的一种传统音乐。然而,随着藏族社会的发展变迁和“政教合一”制度的形成,这种传统的音乐逐步转化,仅限于寺院的各种宗教场所之中,故将其称为“佛殿音乐”较为合适。
2.佛殿音乐类型。归纳有两类:
1)全寺性大型宗教活动中的佛殿音乐。用于“伊扎”、毛兰木法会、法舞、七月法会、亮宝法会、燃灯节。
2)各学院宗教活动中佛教音乐。用于时轮金刚法会、禳灾法会、僧俗性的宗教活动中的佛殿音乐。
3.佛殿乐曲
拉卜楞寺佛殿乐曲,从整体上看大多数传于西藏,是纯粹的宗教乐曲。如“浪麦”(巡夜调)、“仰保”(唤灵调),“央移”(诵经咏唱调)、“嘛呢”(六字真言调)。这些乐曲,历史久远。也有一部分是土生土长的,并吸收了民间音乐的演奏手法和素材,如“恰钦”(法舞)。此外,部分乐曲基本上源于内地寺庙和宫廷,如《五台山》和《万年欢》。据《拉卜楞寺概况》记载,第四世嘉木样从五台山带回了一些曲谱,其中《日卧孜阿》即《五台山》就流传至今。
4.佛殿乐器
普通的乐器而言,其式多仿自印度,为类有六:①敬礼用的法器;②称赞用的法器;③供养用的法器;④持验用的法器;⑤护摩用的法器;⑥劝导用的法器。乐器惯称赞用的法器,这种法器又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打击乐器,如大鼓、小钹、铃杵等;另一类是管乐器,如法螺、骨笛、箫、唢呐、大号、笙等;还有一类是弦乐器,如马头琴、扬琴、四胡等。
5.佛殿音乐的艺术特色
拉卜楞寺佛殿音乐,是以浓厚的宗教意识和鲜明艺术特性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藏族音乐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经过数百年的创新和演化,以特有的音乐语言、象征和暗示等艺术表达方式,借以说明抽象的宗教教理,让宗教信仰者们从中感受和体验那神秘莫测、高深虚幻和神性,达到虔信教义、敬畏神灵的目的,成为僧俗众生心目中最神圣的音乐。

有哪些大学招西藏音乐艺考生?
这个具体你看当年的招生简章就可以了,2020年是有
湖北文理学院,
宝鸡文理学院,
兰州城市学院,
湖南科技学院,
北方民族大学,
湖南城市学院,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汉口学院,
泰州学院,
琼台师范学院,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西藏大学等本科院校有招生,专科的就能经你举例了
西藏音乐简介
魔幻网(https://www.23magic.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西藏音乐简介的相关内容。
西藏是具有很长的历史传统和文化传统的地方,他的地域特点与民族传统决定了当地民间音乐的特殊性。由于长久以来西藏都隐藏于遥远的高原,西藏音乐文化受外界的影响甚少,流传出本地区的也不多,所以我们在谈到西藏民间音乐必须注意到两个特点:
一是其质朴的本性,西藏音乐属于纯粹的民间音乐,不象其他民族的音乐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商业
表演的气息,西藏的音乐,与人类产生音乐的最原始时类似,既音乐仅用于祭祀、劳作、求爱;另一个特色是藏传佛教的影响,西藏在解放前属于政教合一的农奴社会,在当地宗教是人们唯一的文化生活,所有民间音乐中都深深的埋藏着宗教的影响。所以歌曲内容大多都包含宗教的氛围。
在不甚了解西藏音乐的外人眼中,西藏音乐的代表是一些内地歌手以现代手法全新演绎的的高亢唱腔,犹如喜玛拉雅跌宕起伏的极宽音域。这实际上的确是现代音乐人发掘出西藏民间歌曲的一大特点。西藏歌曲之所以具有以上独特的演唱方式源于他们传统的“振谷”唱法。西藏著名歌曲《相会》(日喀则歌曲)就使用了“振谷”唱法。“振谷”唱法是藏语意为“嗓间拐弯处”,即在“嗓间拐弯处”很有规律、很巧妙地演唱,是藏民族自古以来特有的演唱技能。
因为教出同源,所以西藏音乐与印度和尼泊尔音乐颇有渊源,《到他乡去》(夏尔)名组就是受了尼泊尔民歌的影响。像通常我们看见的喇嘛祭祀前吹响的长长的法号,可以说是他们的一种乐器,但也可以说是寺庙的一种法器,还有甲铃也是法器之一。法号是一种低音吹管乐器,音阶只有三个音,非常原始,音色粗犷雄浑,有着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声效。甲铃则是高音吹管乐器,音色柔和动听,因吹奏方法不同,与唢呐有明显区别。当法号和甲铃两个声部合奏时,体现出西藏旋律独有的横向比较特点,没有纵向的音程关系。主要类型有宫廷供乐舞,在宗教领袖的宫廷中演出,特别强调严肃深沉的情绪。主要曲目有《雪山神庙》(昌都)、《克什米尔》(日喀则,旋律源于克什米尔。反映西藏和克什米尔之间的宗教交往关系)、《孔雀曲》(拉萨,赞美和向往如孔雀般美好的生活)等等。
西藏民间歌曲的种类
1.劳动歌曲:这类歌曲主要流传于牧区,人们在劳作场合演唱。
例子:啦里地区的《挤牛奶就要这样挤》。
2.工布箭歌:是狩猎者英雄战歌,林区风格浓郁,旋律流畅完整。
例子:《北京的金山上》据说就是受了箭歌《迹象之日》(林芝地区古老民歌)的影响。
3.堆谐:比较成熟的演唱方式,是西藏西部地区的歌舞。堆谐的伴奏除扎年琴以外,还有扬琴、曲笛、胡琴、特琴和串铃,已经形成了固定的配器模式和独特的演奏技法。
例子:《拉萨河水》(日喀则拉孜)、《天空多么宽广》(日喀则定日)等。
4.朗玛:西藏的乐队形式表演方式。开创于1795年,多仁班智达丹增党从内地引入,一般有六人演唱,所演奏的音乐称之为朗玛,即内部(的歌舞)。
例子:《雪山之歌》(拉萨,已失传)。
5.百:战歌,早在松赞干布时期就已产生,而后成为习俗流传。百的演唱方法十分独特,嗓间必须嘶哑,以显示战士冲锋陷阵的豪情。据《日本音乐史》、《日本的音乐》记载,古代藏族音乐曾流传日本,有的诶本民歌唱法与百十分相似。
6.婚礼歌:婚礼谐青,进门要唱赞门歌,上楼要唱赞梯歌、敬酒歌、献哈达歌、洞房歌、赞父母歌、赞新郎新娘歌、赞建筑房屋歌、赞酒具歌、赞炉灶歌、祭祀歌和驱邪歌。旋律幽默,欢快,喜庆。
7.葬礼歌:源于西藏本土的宗教“居鲁派”,是吸收民间音乐而形成的宗教性音乐。它通常在达如鼓、法铃和腿骨号等乐器的伴奏下由僧人进行演唱。
例子:《长调》(昌都)等。
魔幻网以上就是魔幻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魔幻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魔幻网:
www.23magic.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