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什么是美术学专业相关的问题,今天,魔幻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美术学主要研究美术学、艺术学、美术史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美术评论、美术编辑、
艺术管理、美术研究与教学等。例如:字画、
雕塑等艺术作品的点评,报刊、杂志等版面的美术设计,唐伯虎字画、清朝瓷器等古董的真伪鉴定,博物馆文物的管理保养等。
开设课程
中外美术史、美术概论、中外画论概要、
古文字学与古代
汉语、美术
考古学基础、书画鉴定概论、美术与
摄影基础等。
专业学习
《素描静物》、《书法、篆刻》、《透视学》、《书法史》、《工笔花鸟》、《线性人物素描》、《艺术品鉴定》、《油画创作》、《
工艺美术》、《世界美术史》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国画、书法、小教、油画、
美术教育、实用
绘画、数字绘画、
艺术设计、美术与服装、美术与装潢。
专业内容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科学文化和艺术理论知识,具有美术史研究、美术评论、美术教育、当代视觉文化策划与管理、
文化遗产研究与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能从事美术教育、美术研究、文博艺术管理、视觉文化活动策划、新闻出版、画廊、博物馆、美术馆、网络媒体等方面的工作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在能力结构要求上,应具备人文学科的科学思维方法、科学研究方法、求实创新精神和综合分析能力;应全面理解和掌握中外美术历史知识和美术理论知识,并具备独立的判断能力,阐释美术发展的规律;具有较好的艺术鉴赏能力、逻辑思辨能力和较强的写作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对当代美术的创作现状和市场管理有切实的了解。
关注美术学的理论动向及前沿课题,具有对于视觉文化发展前沿动态的把握能力;有广泛的人文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实地考察调研;在社会实践中,积极介入艺术展览活动,了解艺术家的工作方式、展示方式以及展览的整体运作,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此外,学生还要具有良好的学风、文风和职业道德。
毕业生还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素质:
1.在素质结构方面,在思想道德素质上要求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品质,以及法制意识、诚信意识、团体合作意识;在文化素质上具有较好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文学艺术修养,并具有现代意识、人际交往意识;身心健康。
2.在知识结构方面,除本专业确定的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外,应同时具有一定的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数据库应用等方面的工具性知识,以及文学、
历史学、
哲学、
社会学、
人类学、政治学、
心理学、
知识产权保护和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主干学科:美术学、艺术学理论。
核心课程:中国美术通史、外国美术通史、中国近现代艺术思潮、西方近现代艺术思潮、艺术概论、美学概论、
中国画论、西方画论、美术评论与写作、博物馆学概论、艺术管理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本专业总体实践教学体系,由属专业教育范畴的考察实习和属综合教育范畴的社会实践共同构成。
考察实习教学至少包括美术馆、博物馆、重要美术遗迹、遗址的参观考察;各地民族艺术、民间艺术与民间文化的考察;各种艺术机构和单位的社会实践、就业实习活动等多种形式。
社会实践教学可结合公共基础课程,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社会公益活动以及进行社会调查等方式,接触社会实际,了解国情民情,锻炼和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
主要专业实验:美术理论写作、美术批评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选考学科建议
3+3省份:不限3+1+2省份:首选不限,再选政治/地理/
化学/生物
就业前景
发展前景:随着各类新型文化产业和时尚产业的兴起,各行各业乃至城市建设越来越注重"包装",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艺术专业毕业生有了比过去更为广阔、多元的就业空间。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中,一些高校的艺术类毕业生却成为多方争抢的"香饽饽",美术设计等实用专业的人才尤其供不应求,如大型国家工程、小区规划、城市建设、标志性建筑、交通枢纽、
产品设计、
园林绿化工程;景观设计、环境艺术、创意产业,甚至于影视、动漫、广告、IT网页、UI界面、多媒体艺术、舞台、
会展、VI形象、旅游产品等。毕业生就业形势持续看好。为争夺自己需要的人才,许多企业争先恐后挤进高校的热门艺术专业"预订"毕业生,数千元月薪聘用的价码已十分平常。美术专业国画和油画专业稍微弱一些,毕业后主要从事设计工作或者任教,考研的也不少。学国画和油画的学生可以向实用美术方面发展,从事平面设计等方面的工作,因此也有比较广阔的就业前景。

北京大学前身为京师大学堂,清华大学前身为清华学堂。
北京大学前身京师大学堂1898年7月3日正式创办,孙家鼐为首任管理大学堂事务大臣(即校长)。清华大学前身清华学堂1911年4月29日正式开学,第一任校长是唐国安。
北京大学前身简介:
1898年6月,
光绪帝
颁布《明定国是诏》推行“戊戌变法”,诏书中强调“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7月3日,
光绪皇帝
批准了
梁启超
起草的《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正式创办京师大学堂。
任命命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孙家鼐为首任管理大学堂事务大臣(管学大臣),许景澄任中学总教习,美国传教士丁韪良任西学总教习。
清华大学前身简介:
1911年4月9日,
清政府
批准将游美肄业馆改名为清华学堂,并订立章程。4月29日,清华学堂在清华园开学。1912年10月,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归
北京政府
外交部管辖,面积450余亩,校园建筑体现出“中西文化,荟萃一堂”的特点。
魔幻网
扩展资料:
清华大学创建背景:
1900年6月,
八国联军入侵中国
。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签署
《辛丑条约》
,赔偿白银4.5亿元,历史上被称为“
庚子赔款
”。1904年,美国称收到的赔款“原属过多”,可以用来““退款办学”。1908年,中美两国经过多次讨论,决定了退款办学相关事宜。
1906年,美国
伊利诺伊大学
校长詹姆士在1906年给美国总统的
备忘录
中写了一段话,反映了美国退款办学的真正目的:“现在一定能够使用最圆满和巧妙的方式,控制中国的发展——这就是说,使用那从知识上与精神上支配
中国领袖
的方式。”商业追随精神上的支配,比追随军旗更可靠。”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清华大学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北京大学
清朝的大学生是什么意思
魔幻网(https://www.23magic.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清朝的大学生是什么意思的相关内容。
清朝的“大学生”并非现代意义上的大学生,而是指清朝时期历任的大学士
。以下是对清朝“大学生”的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地位
-
清朝的“大学生”特指在清朝政府中担任大学士这一高级官职的人员。大学士在清朝政府中地位显赫,是皇帝的重要辅臣。
二、历史沿革
-
清军入关后,沿袭了明朝的内阁制度和票拟制度,但内阁起初只是转达表章的机构,大学生并不直接参与政务。
-
顺治帝亲政后,大学生开始掌管票拟,成为皇帝信任的重要官员。
-
顺治十年,设置了内三院汉大学士,各二人,进一步提升了大学士的地位。
-
顺治十五年,内三院更名为内阁,继续作为政府的重要机构存在。
三、职责与权力
-
在内阁权力较高的时期,大学生作为内阁成员,负责处理国家政务,起草和审议法令等。
-
然而,随着南书房和军机处的设立,内阁的权力逐渐削弱,大学生也失去了直接参与国家机密大政的机会。
-
只有在充当军机大臣后,大学生才有可能再次参与处理国家政务。
四、总结
-
清朝的“大学生”是历任大学士的尊称,他们在清朝政府中担任重要职务,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其权力和职责也经历了显著的变化。
以上就是魔幻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魔幻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魔幻网:
www.23magic.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