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12 02:06:38 | 魔幻网
高考过后就是填报志愿,有许多人从重要性上将其称之为第二次高考。还有更多的过来人坦言“考得好不如报得好”,每个想要报考长江师范学院同学和家长一定都想要了解长江师范学院怎么样和长江师范学院好不好就成了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十分关心的问题。下面是七七网根据多方面资源信息整理的有关长江师范学院的评价,相信您看完以下评价,心里一定有数了。
学校是一所重庆市属普通本科院校,2006年9月,由涪陵师范学院更名为长江师范学院,有80多年的办学历史,在社会各界享有良好办学声誉,在重庆市高校布局结构中具有重要地位,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新形势下,学校一如既往地担当起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责任与使命,积极进取,努力开创统筹城乡发展的地方高校建设新局面。
创建时间 | 学校类型 | 学科类型 | 隶属单位 |
1931年 | 公立 | 师范 |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
1、好评不知你指的是哪方面的?住宿还行,四人一间,热水器阳台风扇饮水机上网,伙食,呵呵你知道学校的伙食就那样,不过便宜,学校的教学,学校说实话管得很严,如果你是个好学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应该不是问题,我是09级得欢迎你的到来
2、好评我是这个学校的学生,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环境比较优美,图书馆的资源很丰富,有的专业比较好,比如艺术类的但是大一管理很严,早上六点四十九做早操,八点上早自习,晚上还要上晚自习,但是习惯了就好了寝室一般,四人一间,但是热水要买热水卡,五十块钱一张,一张用不了多久,是个耗钱的事大学贵在自觉如果有其他更好的选择的学校,还是慎重考虑
3、好评住宿费1200,书本费400·600之间!具体要看你的专业了!还是不错的,全部新生都在新校区,我就是这所学校的,校风很好管理也很好!艺术类,文学与新闻学院,政管院都还不错!如果你是文科生分数又上了二本线上20分欢迎来这里!新校区建设的也不错!而且有奖学金和助学金,学费也不高!这里并不是高消费地区,一般的学生花费不是很多校风淳朴也很适合学习!住宿方面很不错,有独立的卫生...更多
4、好评应该属于应用技术学院吧···貌似还可以不是很了解
5、好评其他不了解,但长江师范学院的音乐学院在重庆是比较有名气的
6、好评学校的师范专业、艺术专业相对来说比较好,各学院也有自己的牛掰和特色专业新生都在安排在新校区-李渡校区,地址:重庆市涪陵区李渡聚龙大道98号,地图位置直接百度:【长江师范学院李渡校区】面积很大,还有很多正在开发中,室内大型运动场正在修建中学校有共青林、鉴湖、全重庆最大图书馆等,总体来说还不错,不过夏天有点热,重庆都这样,没课的时候一般呆在寝室比较好
7、好评该学校学校是重庆市的普通二本院校,学校环境还是不错的,因为李渡校区是个新校区关于大学怎样的问题就是自己的态度了,即使在一个相对较差的学校,如果自己努力学习,也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的相反,如果在一个名牌大学,然而无所事事,我想大学读完也会一事无成该学校现有教职工1300余名,其中专任教师775名其中具有正高职称的43人,副高职称的199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更多
8、好评教院就不说了从地理位置上讲,文理位于永川,长江位于涪陵,三峡位于万州,都是地区级别的城市,人口规模最大的是万州,最小的是永川,离主城最近的是永川,最远的是万州,经济上涪陵经济是最强的从学校环境来讲,文理应该是最好的,硬件设施长江最好从学科上来讲,文理的园林专业很不错,长江的中文、音乐、美术专业很不错,三峡不太清楚就业方面,那几个学校不是很清楚,长江近...更多
9、好评舞蹈系?专业还不错的寝室四人一间,各配衣柜和电脑桌别带大件过去,装不下带阳台和厕所校园绿化可以,毕竟还有好多尚未开发提醒一点,热超过你想象极限的热
10、好评我是这个学校大四的学生,我们学校音乐学院和美术学院在重庆都是比较好的,学费比师范专业的都要高很多,具体是多少你可以查询往届录取资料
长江师范学院历年排名表 | |||||
年度 | 全国排名 | 省内排名 | 分类 | 分类排名 | 总分 |
2016 | 546 | 13 | 师范 | 84 | 60.43 |
2015 | 495 | 13 | 师范 | 71 | 60.50 |
2014 | 472 | 13 | 师范 | 64 | 61.35 |
2013 | 482 | 13 | 师范 | 66 | 60.04 |
2012 | 523 | 12 | 师范 | 72 | 0.05 |
注:以上网友评价及排名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网站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各位考生和家长可以在本网页留下自己对长江师范学院的评价,认为长江师范学院怎么样、好不好,你的评价可以让其他考生参考,当然其他考生发表的评价,也可以让你作为参考,希望各位考生在这里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七七网小编推荐你继续浏览:2017中国十大名校排名
2017年中国十大理工类大学排名
2017年中国十大财经类大学排名
2017年中国十大师范类大学排名
2017年中国十大医药类大学排名
长江师范学院是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校始建于1931年,1958年开始高等教育,199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1年,涪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涪陵教育学院合并成立涪陵师范学院,2006年更名为长江师范学院。
学校所在地重庆市涪陵区,位于长江与乌江交汇处,是闻名中外的“榨菜之乡”和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作为重庆主城新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支点城市、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涪陵已建成综合保税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正加快建设国家高新区、重庆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开放创新中心、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区。
学校校园占地面积近1740亩,校舍建筑面积68.47万平方米,馆藏各类载体文献629.96万册(种),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69亿元,系重庆市首批智慧校园建设示范学校。学校面向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2万余人、预科生200余人。另有来自波兰、韩国、泰国、马来西亚等30个国家和地区的交换生和学历生209人,其中学历生189人。在全国非硕士点本科高校中排名第12位(软科排名)。
人才队伍迈上新台阶。现有专任教师1316人,其中正高职称167人,副高职称354人,博士学位教师461人。专任教师中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1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特殊人才支持计划、重庆市英才计划、重庆市巴渝学者等市级人才46人。另有双聘院士2名、“巴渝海外引智计划”高级专家10人,兼职博士生导师12人、硕士生导师115人。有重庆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和海智工作站各1个、重庆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
教育教学呈现新气象。学校深入推进本科教育“四个一流”建设计划,全面启动“新师范”“新工科”建设行动计划,设有22个二级教学院(部)、58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其中,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市级特色专业10个、市级特色学科专业群2个、市级一流专业8个。立项市级新型二级学院2个,建有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1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建成市级精品类课程17门。近三年,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奖近868项、市级奖3073项。在2015-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中排名第283位(全国2688所)。新生报到率突破96%,平均年终就业率超过97%。学生年均考研录取人数已突破500人,占毕业生人数的近10%。
学科建设取得新进展。学校深入推动学科建设“高峰计划”,学科建设质量显著提升。现有市级重点学科4个、市级重点培育学科2个。建有省级及以上科研创新平台18个,其中与国家民委等部委联合共建研究基地3个、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5个。打造了特色鲜明的“重庆民族研究院”“三峡生态高光谱遥感监测中心”“涪陵榨菜产业技术研究院”和“长江上游龙眼荔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蒙古国乌兰巴托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生,与中南民族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16所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其中,以第一导师培养博士35人、硕士182人。
科学研究实现新突破。学校大力实施科学研究“攀登计划”,科研工作业绩喜人。有中国侨联、市科技局、市教委、市农委创新团队12个,近五年,学校获批国家自科基金47项、国家社科基金48项,连续四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位居重庆第六,2019年实现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突破。科研经费连续两年突破1亿元,近四年年师均科研经费15万元左右。先后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级及以上政府成果奖20余项。2019年学校科研综合竞争力在全国693所应用型本科高校中排名第五,其中,CSSCI论文刊发量居全国第三、重庆第一。
开放办学开创新局面。学校大力推进“一带一路”的国际合作交流,先后与11个国家和地区、32个国外大学和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与波兰卢布林天主教大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太平洋大学、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等高校共建国际合作研究基地3个,与马来西亚理科大学合作举办的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获批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累计培养留学生300余人,派送教师出国交流100余人次,学生出国留学、实习实践500余人次。学校积极开展校地、校校、校企、校所合作,加快融入长江教育创新带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先后与涪陵、黔江等区县开展UGSS教师教育共同体建设,与山东科技大学等高校开展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与中兴通讯、中科曙光等企业开展专业合作、协同育人,与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研究院所开展科研协作。
当前,学校全体师生秉承“学高身正、敬业自强”的校训精神,坚定“举师范旗、走应用路、创特色牌”的办学道路,践行“创新为魂、应用为要、能力为本、服务为重”的办学理念,按照“长师2050”远景规划和“三步走”战略设想,奋进新时代,抢抓新机遇,实现新跨越,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应用型高水平师范大学!
更多院校简介信息,点击进入>>大学简介专题,了解更多院校相关信息。
想要了解更多院校信息的考生还可以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微信搜索:当书网(或当书网),即可关注!让你随时随地了解新鲜高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