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22 00:06:36 | 魔幻网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排名全国第几位?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在国际世界中排名多少位?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在全国认可度高吗?在贵州省毕节市的知名度怎么样?贵州人眼里的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好吗?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好考吗?难不难考?本文将奉上这一系列问题的答案。
一、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排名全国第几?
根据国内各大权威榜单的数据可知,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排名全国第418~893名。在各榜单的具体排名如下。
1、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2022):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排名全国第551名。
2、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2022):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排名全国第418名。
3、金平果本科院校竞争力排名(2022):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排名全国第893名。
综上可知,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排在全国第418~893名,排名居中、在全国的认可度还不错。
二、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国际排名第几位?
"ESI、QS、泰晤士、U.S.News”四大国际权威排名榜单中,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均未上榜,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较弱。
点击下方蓝色文字,即可查看: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的档次级别、王牌专业、录取数据、师资力量、就业报告、招生计划
三、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在贵州的认可度高吗?
本文将以五米高考提供的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在贵州省2022年的招生录取数据为例,为大家展示贵州人报考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的难度、以及贵州人眼里的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有多好。
学校名称 | 科目 | 招生批次 | 最低分 | 位次 |
---|---|---|---|---|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 文 | 第二批本科 | 508 | 23948 |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 理 | 第二批本科 | 399 | 93019 |
以上数据意味着,贵州省内排在23948名以后的文科生,大概率无缘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排在贵州省内93019名之后的理科生,基本上无缘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这足以证明,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在贵州的认可度较高,贵州人眼里的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是一所很好的大学,它是"双万计划"大学,非常值得大家报考。
不过,贵州人眼里的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认可度高,这也意味着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比较不好考、录取难度较高。有意报考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的高三考生,要努力提高成绩,争取将自己的高考成绩排名提高到——超过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近三年的录取位次。只有这样,你报考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的难度才会比较小,你才会更容易被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录取。
想要了解一所高校,首先需要从院校简介开始,院校简介中通常包含该院校的办学层次、院校历史、招生院系专业、师资力量、教学环境、院校位置等相关信息。
想要报考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或者想要了解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的各位考生及家长,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的相关情况,以下是为各位考生整理的关于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简介的相关信息,供大家查阅参考。
更多院校简介信息,点击进入>>大学简介专题,了解更多院校相关信息。
想要了解更多院校信息的考生还可以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微信搜索:当书网(或当书网),即可关注!让你随时随地了解新鲜高考资讯。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简介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创建于1938年,历经贵州省立毕节师范学校、毕节半耕半读师范学校、毕节师范专科学校等时期。1993年,教育部定名为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5年3月,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毕节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毕节学院,成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201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毕节学院更名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学校占地面积1300余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超过1.2个亿,纸质图书103.38万册,电子图书128.24万册,中外文数据库20个。学校设有13个教学学院、1个教学部、52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教育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有来自全国15个省、区、市的全日制在校生11578人。现有教职工879人,其中博士78人、硕士394人、正高职称74人、副高职称284人。教师中有省管专家3人、市管专家12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级优秀教师4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
学校现有1个区域一流建设培育学科,1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重点支持学科,以及1个院士工作站,1个省级众创空间,3个省级特色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4个省级工程中心,6个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综合改革专业,2门省级精品课程,建有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产学研基地。近三年来,承担了百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
面向未来,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秉承“艰苦创业、不断进取”的办学精神,坚持以兴学育人为根本,以培养服务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等需要的一线工程师和服务基础教育需要的一线教师为目标,立足毕节、服务贵州、面向全国,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为实现贵州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